《立法法》规定了中国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程序。
这部法律使各地方人大相对政府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因为政府想扩权,至少在形式上得经过人大的立法认可。地方滥权是当代中国法治领域的常见话语。
立法法十五年来首次大修。但是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法院发现地方性法规有问题之后,地方城市应该怎样应对。一些诸如征地、投资、行政性垄断、限购等针对地方政府的维权案件,根源大多在于地方政府以红头文件或是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有违上层法律法规的决定。作为政府最主要的权力形式,近年修订的《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政府要增设行政许可事项的,必须制定地方法规。五道防线假如能够坚守,或许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还需要至少注意两个问题。
扩权的结果会不会是滥权?放权的好事如何避免变成滥权的坏事? 全国人大法工委已经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从立法的角度回应了这一顾虑这就要求立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做好立法规划和立法决策。在巡回法庭全面推行主审法官制度等各项改革措施,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坚决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依法审理网络推手秦火火、边民等诽谤、寻衅滋事、非法经营案,切实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决不允许网络成为法外之地。实行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诉讼便利。依法制裁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二、坚持公正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发挥庭审对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的决定性作用,以严格司法保障公正司法。
推行网络司法拍卖,降低买受人成本,接受社会监督。出台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见,加强涉军维权工作。
建立健全与全国人大代表结对联络机制,组织开展代表专项视察活动,开通代表网络沟通平台和手机信息平台,以座谈、走访、邀请旁听庭审等形式听取代表意见496人次,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147件。配合立法机关做好行政诉讼法修改工作,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五是随着人民法院办案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新类型案件大量增加,办案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线法官年人均办案高达300多件,案多人少、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建立具备网络查控、远程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公开等功能的四级法院执行指挥体系,切实加大执行力度。
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8亿元,让生活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完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国家赔偿、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网上公示、开庭审理等措施,以公开促规范。各级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48件,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876人。
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充分发挥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依法严惩暴力伤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污染环境犯罪。
全国四级法院全部开通举报网站,实现联网运行和实时监督,及时处理举报线索。妥善处理首例台湾居民的大陆遗属通过两岸司法互助途径取得补偿金案,拓展两岸司法合作范围。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接受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向政协通报法院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关于司法改革的双周协商,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115人次,办理全国政协提案86件。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各位代表: 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来源:人民法院报) 进入专题: 最高人民法院 工作报告 。深化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各项工作全覆盖、人员岗位全覆盖。
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863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1人,同比分别上升126.5%、36.6%和120.6%。人民法院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监督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有待进一步提高。
积极参与反邪教斗争,依法惩治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坚持按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着力优化队伍结构。
审结金融诈骗、内幕交易等经济犯罪案件5.6万件,判处罪犯7.3万人。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落实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等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对违纪违法干警决不姑息、一查到底,以廉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
完善行政案件交叉管辖、提级管辖等措施,克服非法干扰。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改进司法作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完善法官招录、遴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层次法律人才。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
落实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落实禁止让被告人穿囚服出庭的规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元。
举办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并通过《南宁声明》,促进对外司法交流。学习宣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干警自觉做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纪观念,违背法官职业道德,甚至徇私枉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陷入司法腐败、违法犯罪的深渊。完善对外逃腐败犯罪分子依法审理程序,无论其逃到哪里,都要坚决绳之以法。
加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2%和2.2%。出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措施,加快律师服务平台建设,为律师履职提供便利,更好地发挥律师作用,促进公正司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的意见,依法严惩天安门10·28、昆明3·01等暴力恐怖犯罪。
各级法院审结煽动分裂国家、暴力恐怖袭击等犯罪案件558件,判处罪犯712人,同比分别上升14.8%和13.3%。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审结买卖合同案件66.4万件,促进公平交易。同时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
积极拓展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系人民陪审员首次参审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三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